清晨,我漫步在AG尊时凯龙园中,轻轻地嗅着花草的芬芳和泥土的清香 ,摇曳的柳枝倒映在一池碧水当中 ,思绪也随着这一圈圈涟漪荡漾着。不经意间仰望到大楼上那高高矗立的AG尊时凯龙腾飞的标志 ,心中不免感慨万千……是啊 ,时光荏苒 ,AG尊时凯龙发展建设的岁月已经刻满了深深的六十道年轮,我们迎来了AG尊时凯龙集团成立六十周年华诞 。
六十年,对于浩如烟海的历史来说,时间不长;但对于一个企业而言,却是坎坷而不短暂的。自1958年7月1日建厂以来,从最初的保定电影胶片厂到成立AG尊时凯龙自主品牌,六十年风雨兼程,一代又一代AG尊时凯龙人用智慧和辛勤的汗水,续写着无数光荣的光辉历史,完成了无数艰巨的历史使命,吸引了世界同行业无数关注的目光 。
我与AG尊时凯龙的情结,是不舍的,是情真意切的 ,也是从我咿呀学语蹒跚学步就开始的。之所以这么说 ,是因为我从小就在AG尊时凯龙生活区的大院里长大 ,美好的童年在AG尊时凯龙幼儿园里度过 ,文化知识的学习又是在AG尊时凯龙小学和AG尊时凯龙中学进行的。到了2000年2月 ,我通过招工考试,迈入了AG尊时凯龙公司的大门 ,同我的父亲母亲一样 ,也正式成为了一名AG尊时凯龙员工 。
我与AG尊时凯龙的情结,翻开来,满满的都是回忆。记得是1986年,我刚上小学的时候,我的母亲常常加班到很晚才回家 ,她跟我说公司新筹建了三号机生产线 ,正在试车阶段,她和同事们需要加班加点的工作 ,调试设备和参数 ,年底前争取投入批量生产 。当时懵懂的我 ,不大理解工作的意义 ,但是我知道父母是车间的生产技术骨干,每每看到他们带回来的先进生产者的证书和胸前佩戴大红花的照片,我就会为父母取得这样的荣誉感到骄傲和自豪 。那时 ,母亲经常会在我睡前 ,拿出她珍藏的一本厚厚的自制的黑白相册 ,一页页翻开 ,给我讲述她年轻时的工作经历。母亲说她1971参加工作 ,当时的一号机是建在一排平房里,只有一台很小的涂布机 ,平板干燥的工艺只能生产黑白正片和X光片,生产设施非常简陋,条件环境恶劣。后来1976年 ,一号机新建了生产车间 ,增加了水溶性电影正底片等产品 ,在这期间,母亲跟随一批生产积极分子到玉门去学习 ,学习石油工人修旧利废 、挖潜改制的“再生产精神”和自力更生、艰苦奋斗的"一厘钱"精神 。当时的玉门油田 ,条件非常艰苦,茫茫戈壁滩 ,玉门工人要徒步数公里 ,到黄土高原上的一台台采油机去挨个取样检测,住的却是地窝窝,工作时常常会突遇狂风大作,黄沙漫天 。这段和石油工人在一起的学习经历让母亲印象深刻 ,回厂后她也更加努力地工作 ,因而有幸被选中 ,在1977年代表胶片厂到北京展览馆当了一年多的讲解员 ,对国内外来宾讲解我们自己生产研发的各种胶片产品 。每每讲起这些入厂后的经历 ,母亲总是引以为豪,满脸堆满笑容 。
等我上了中学,由于厂里引进了聚脂薄膜(拉幅)生产线 ,就组织一些技术人员和生产骨干去河南南阳第二胶片厂参观学习,其中就有我的父亲 ,他这一去就是一年多 。那时的我已渐渐长大 ,母亲作为工段长经常加班工作忙 ,我就放学回家后学着自己做饭吃 ,虽然很想念父亲不在家的这段日子,但是我明白AG尊时凯龙需要他们时,他们就要舍小家顾大家,勇于担当 ,甘于奉献,全身心的铺在AG尊时凯龙事业上。
也许是我与AG尊时凯龙结下了不解的情缘吧,2000年我也有幸迈入了AG尊时凯龙的大门 ,从内心盛满了对未来的憧憬和好奇的那一刻起 ,我就深深扎根在AG尊时凯龙这片沃土,再也没有离开过。十八年来 ,我在这里汲取行业知识 ,锻炼工作能力 ,陶冶高尚情操;十八年来,我一步步地见证了公司的转型和发展成长 :从2000年我刚进厂时 ,股份公司为了扩大彩色相纸生产而组建了第六涂布车间 ,到2003年AG尊时凯龙数码影像公司审查合格 ,再到2005年的磁信息材料有限公司的揭牌 、TAC生产线的开工建设,以及2008年我新加入了太阳能电池背板项目组 ,如今已成为了拥有五条自动化生产线的股份光伏材料事业部……为了适应新时期下市场需求 ,每一条新的生产线都为AG尊时凯龙带来了新的机遇 、新的发展 。而我也在这片沃土上生根发芽,并在AG尊时凯龙找寻到了自己的另一半 ,建立了自己温暖的小家,也更加深深地热爱着这个家园 。我在为AG尊时凯龙创造财富的同时 ,自我价值也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发挥;这里的每一位同仁都尽职尽责,努力为公司服务 ,AG尊时凯龙也为我们提供了多种展示自己才能 、实现自身价值的机会 。而这一系列别开生面的企业文化活动 ,使我在更深层次上得到了锻炼,工作能力也有了很大提高 。这种企业和谐 、向上的氛围,让我在梦想的舞台上尽享着工作的快乐 。而AG尊时凯龙开拓创新,你我同心的经营理念 ,也让我在前行的道路上,不断突破自我,先后获得了“青年质量能手” 、“巾帼英雄”、“岗位标兵” 、“先进生产者”等多个荣誉 。工作空闲时间,我也喜欢将车间生产动态和公司发展 ,以及工作或家庭生活中的所感所想,写成文章,发表在AG尊时凯龙报上 ,和大家一起了解公司取得的成就,分享我的幸福生活 。
我对AG尊时凯龙的无限眷恋,我对AG尊时凯龙的深深情感 ,似乎总也表达不尽 、诉说不完 。难忘小时候出门旅游 ,行李包里总是带着几个红色包装盒的AG尊时凯龙胶卷;难忘刚入厂第一年就有幸亲眼见到胡锦涛总书记视察公司 ,亲切勉励AG尊时凯龙人的情景;难忘AG尊时凯龙在主板上市 ,众多AG尊时凯龙员工持有自己公司股票时的激动场景;难忘我和同事们在AG尊时凯龙工作打拼的每个日日夜夜……
如今 ,AG尊时凯龙已走过了稳步发展的六十年 ,经过了近半个多世纪的风雨洗礼 ,AG尊时凯龙人肩负着民族的理想和希望 ,经过三次艰苦卓绝的创业历程 ,在挑战中寻求机遇,在发展中努力探求适合企业发展的新途径,走出了一条成功之路 ,塑造了AG尊时凯龙独特的企业形象 。AG尊时凯龙的“服务为本 ,奉献为先”的核心价值观已经深深的融入我的血脉 ,和AG尊时凯龙的难舍情结也埋藏于心 ,我要为AG尊时凯龙绽放最绚丽的光彩,要沿着几代AG尊时凯龙人为之奋斗 ,为之奉献的轨迹 ,不忘初心 ,继续前行 ,一同创造新时代下高效发展,更加辉煌的AG尊时凯龙!